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发展历史
AAC/ALC板材是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的简称,是以石英砂、水泥、石灰和石膏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料、搅拌、预养、切割,在高温高压下养护而制成的细密多孔状轻质加气产品。
19世纪末期,在建筑上只能使用一些又小又重的建筑材料,绝热性也很差。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性能优秀的建筑材料,既具有木材良好的隔热、绝缘、便于加工、坚固的特性,又兼具防火、不会腐蚀的优点。
1889年,一个叫Hofman的捷克人取得了用盐酸和碳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19年,柏林人Grosahe用金属粉末作发气剂制造出加气混凝土。1923年, 瑞典一位建筑师Eriksson经长期研究及大量实验,掌握了以铝粉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专利权,由于铝粉发气产量大,所产生的氢气在水中溶解量小,发气效率较高,发气过程比较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容易得到稳定控制。
成都建筑是国内新型建材的后起之秀。
从第一天生产线开始生产到现在,成都建筑产品从单的粉煤灰砌块发展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粉煤灰及石英砂)、自保温一体化,公司已遍及国内大部分省份,成为全国最大的加气混凝土制品供应商。
砂加气发展历史
1、诞生
1889年,捷克人man取得了用盐酸和碳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
1919年,柏林人Grosahe用金属粉末作发气剂制出了加气混凝土。
1923年,瑞典人J.A.Eriksson掌握了以铝粉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
1929年,在瑞典建成了第一座加气混凝土厂。
2、发展
从开始工业化生产加气混凝土,至今不到七十年历史,加气混凝土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瑞典形成了“伊通(YTONG)”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一批工厂,而且在其他许多国家也相继引进生产技术或开发研究自己的生产技术,形成了新的专利,如德国的海波尔、荷兰的求劳克斯、波兰的乌尼泊尔和丹麦的司梯玛。二战前,加气混凝土仅在少数北欧国家推广应用,而现在,无论是严寒地区还是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带,生产和应用已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
3、成熟
从1965年建设第一家加气混凝土厂起,经历了短短30年,到二十世纪末我国不仅建成了各类加气混凝土厂约180家,总设计能力超过700万m3,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全国还涌现了一批从事加气混凝土生产、设备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了健全的科研、设计、教学、施工、装备和配套材料等系统;制定了从原材料、产品、试验方法和施工应用的标准和规范,使我国加气混凝土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